新华社西安8月7日电(记者张京品、郑昕、张博文)太阳落山不久,71岁的肖元春开始了例行的健身锻炼。他把左脚放到单杠上,熟练地推拉左腿,锻炼大腿肌肉的柔韧度。
8月6日晚,市民在位于西安市未央区的一处公园内锻炼。新华社记者 张京品 摄
(资料图)
肖元春是陕西西安市民,他的锻炼地点位于城市干道旁的一个“口袋公园”,这里摆放着单双杠、扭腰机等健身器材,家住附近的肖元春有时间就会来锻炼。
“吃过晚饭距离睡觉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锻炼锻炼能睡得更好。”肖元春说。
像肖元春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夜间锻炼的队伍。行走在夜间的西安城,公园里、马路上、河道边,夜跑、夜骑和从事球类运动的人群很多。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场地等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一些健身场所开放到深夜。
“中国有句老话叫‘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现在夜间运动已经成为国内外一种普遍现象,不仅是中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让夜间体育活动更加丰富。”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郭建军表示,年轻人在下班后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强身健体,还成为一种社交新形态。
热身、慢跑、拉伸,将运动数据上传至朋友圈。晚上9点,在西安的曲江池畔,赵文龙熟练地完成了一系列夜跑“打卡”动作。
35岁的赵文龙有着近20年跑龄,他在10年前创办了“怪兽跑团”,吸引数千名各个年龄段的跑步爱好者加入。
“大家的工作、生活节奏都比较快,夜跑既能高效利用时间,也是在白天紧张工作后的一种放松。”赵文龙说。
8月5日晚,一场青少年冰球比赛在西安市“创聚冰雪”真冰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郑昕 摄
近年来,跑团成员的夜跑形式之变让赵文龙颇为感慨。“最开始夜跑时,基本每周都会在大明宫、城墙、曲江池这些地标点组织上百人的活动。这些年西安各地建成了不少公园,跑步环境更加友好,大家可以通过运动软件在不同地点实现线上同跑。”赵文龙说。
西安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西安市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积极加快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以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居民对公园的需求。
数据显示,拥有约1300万人口的西安市目前已建成“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1000多个,绿道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这些公园和广场很多都配套建设了健身设施,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便捷场所。
从城墙根到灞河边,从白鹿原到秦岭下,夜幕降临后总能看到一辆辆涂装精美的自行车飞驰而过。车上的骑行者身着五彩骑行服,英姿飒爽。今年29岁的赵文哲就是偏爱夜色的骑行者之一。
“夜晚骑行路况较好,而且还可以欣赏城市夜景,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放松心情。”赵文哲说。
赵文哲加入的骑行群有300余名“骑友”,每天下班之前看看群内的“约骑”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大家一起夜骑比较安全也很快乐。”赵文哲说。
不止是夜跑、夜骑,飞盘、腰旗橄榄球、陆地冲浪、酒吧棒球等夜间运动近年来也在流行,人们有了更多在夜晚挥洒汗水的选择。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休闲学院院长杨建设说:“夜间体育运动项目与形式的丰富多元,不仅带动了运动用品产业及体育服务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体育运动与餐饮、文化、娱乐、旅游等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助推了夜间经济的发展。”
今年6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西安夜间经济繁荣指数进入全国前十名行列,文体旅融合的“多点开花”助推了中国城市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