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一上午,晒脱一层皮!千岛湖碧水间,杭州消防练成一批批“浪里白条”

时间:2023-08-19 19:00:59      来源:腾讯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王静淑


(相关资料图)

集合,穿戴装备,热身锻炼……随着教练员的一身哨响,扛着冲锋舟的消防员们熟练地将冲锋舟放置于水中,并迅速登舟,向水深之处进发。随后,消防员们在水中将冲锋舟翻覆,并在配合中将冲锋舟再次恢复原状。

冲锋舟翻覆处置训练。

这绝对不是在整花活,而是在模拟急流中大浪、障碍物、河道转弯处等造成救援过程中橡皮艇出现意外不慎翻覆时,救援人员利用自身重力,将翻覆的橡皮艇翻正的一种自救方式。“这是水域救援训练中,最基础的科目之一,也是在救援实战中最有可能用得上的突发情况处置手段。”杭州淳安县消防救援大队鼓山站政治指导员刘阔说。

6月以来,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根据汛期实际展开了多轮的水域救援培训,并要求各个消防站做好常态化水域救援训练。在杭州淳安县,有一个消防员水域训练基地,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在这里正在进行水域救援训练的消防员。

8月18日,潮新闻记者探访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千岛湖水域训练基地,直击消防“浪里白条”是如何练成的。

训练一上午,晒脱一层皮

蓝朋友“戏水”有多硬核

杭州消防水上训练基地位于淳安县千岛湖镇安琪半岛水域。也许能够到千岛湖的碧水间游泳,是令大多数人羡慕的一件事。但对于消防员们来说,水域救援训练堪称“魔鬼训练”。

“那可比陆地上的训练累多了。”正在参加训练的千岛湖消防救援站消防员胡继成说,刚入队的消防员们最怕的就是进行水域救援训练了。

当天,潮新闻记者到达水上训练基地时已经接近上午9点,消防员们上午的训练已经过半。“现在是避高温训练,早上5点半起床开始训练,中间吃饭休息下,一直要练到10点多。”消防员说。

常态化的水域救援训练是按照训练大纲和队员们的实际水平安排训练任务的。“游泳是每堂训练课里都必须安排的。”相比城区消防站的消防员们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泳池里进行游泳训练,淳安消防员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基本上只要学会游泳之后,就是在千岛湖湖水里进行游泳训练了。”

每次的游泳训练,消防员们需要不间断地游800米至1000米。“这属于一个日常的体能储备训练,跟每天的3公里跑步是一样的。”鼓山站政治指导员刘阔说,游泳的体能消耗比跑步更大,而最难的就是要适应水中环境的瞬息万变,克服在开放水域中游泳的精神压力。

消防员说,防溺水常识中一直提醒大家不要随意去开放水域游泳,这是有道理的。“像千岛湖里,即便是再热的天,水下一米的水温也就二十多度,深处更是只有十几度,相对低的水温,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消防员说,游泳抽筋的情况也会有发生。“让年轻消防员们在这里训练,贴近实战,更加能够让他们锻炼出一颗大心脏。”

一般情况下,游泳训练结束后,就是各类技术训练了。“像舟艇驾驶、活饵救援和抛绳包抛投救援、模拟救人等科目,我们都会进行安排。”刘阔说,一上午接近4小时的训练中,休息时间不多。

晒伤的皮肤。

烈日下的水上训练,虽不至于让消防员们热到中暑,但水面反射的太阳光让他们更容易晒黑晒伤。一上午的训练下来,不少消防员的背上、脖子上都出现晒伤的情况。“有时候训练结束回到站里,脖子上、手臂上都会脱皮,用温水洗澡的时候,可疼了。”消防员说,基本上晒伤以后,皮肤就会黑一个度。

从“菜鸟”到“浪里白条”

他们只需一个夏天

鼓山站的消防员哈巴若是个藏族小伙,来自距离杭州几千公里外的高原。“成为消防员之前,我根本不会游泳,我也不知道消防员还要会游泳。”哈巴若说,在入队集训时,在培训基地里,他学会了游泳。

分配到千岛湖后,第一次看到如此广阔的湖区,他似乎有些明白学游泳的目的了。不过,会游泳和能够从到水里救援救人,完全是两个概念。

哈巴若清楚记得第一次跟队友在训练橡皮艇翻舟自救的场景。“心里太慌了,鼻子里呛了很多口水。”哈巴若说,觉得有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从6月初起,哈巴若和同事们就开始参与常态化的水域救援训练。“要在夏天汛期前,打牢水域救援业务技能基础,以便随时出任务。”哈巴若说。

在淳安县消防救援大队,乃至整个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里,每年都会有新消防员加入。而加入杭州消防后的第一个夏天,消防员必须完成的一次转变就是从不太会水的“菜鸟”成为水上的“浪里白条”。

参与杭州消防水上训练基地建设的淳安消防相关负责人说,水域救援已成为消防了一项重要救援职责。特别是在夏季,汛期、台风和群众意外落水等情况,都需要消防水域救援力量及时出动,并迅速进行专业救助。“这也就意味着,消防员需要掌握更全面的水域救援能力,不仅能救人,也能在急流和洪水中保护好自己。”

虽然杭州的三伏天已接近尾声,但消防员们的水域救援训练仍处于进行时。“接下来,可能还会有台风,要随时保持救援的战斗力。”消防员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