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颗粒料在养羊上慢慢推广开来以后,很多厂家模仿,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为了增加销量,大家都在努力提高饲料效果,提高羊的生长速度,但是很多人由于对羊的消化生理并不了解,盲目追求过快的生长速度,最终结果,很多营养代谢性疾病会陆续出现,其中以黄膘病尤为常见,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通常羊的黄膘分为黄脂和黄胆。
黄脂通常由于饲料中叶黄素含量高,叶黄素在脂肪中沉积,这种黄脂,羊不会发病,肉也可以正常食用。
黄胆引起的黄膘不仅皮下脂肪出现不正常的发黄现象,羊还会有伴发其他症状,如部分羊可能会表现出采食量下降,精神状况不太好,不愿动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死亡。屠宰后发现血液颜色发暗,羊皮下脂肪、肠系膜脂肪、肾脂肪囊等脂肪均呈黄色,心、肝、脾、肾肿大。除脂肪呈黄色外,肌肉颜色虽正常,但松软不坚实,个别有异常腥味,外观性差,这种肉是非常难吃的。最后导致羊肉卖不上价,损失惨重。这个病每年都会有发生,而且发病有较明显的规律性,基本都与商品饲料或不合理的自配饲料有关联,有些黄膘与寄生虫有关。
黄胆羊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比如说饲料中铜含量过高、精粗比不合理、食盐和小苏打添加量过多、饲喂霉变的饲料、饲料原料组成单一、育肥时间太长或太短和不规范的饲养管理,这些都会导致肉羊脂肪发黄,其实这些原因中最主要的是因为养殖者又想自己的羊长得快而大量使用高能量原料如玉米、脂肪,甚至有些厂家为了追求生长速度,使用一些作用不明确的添加剂。
▲给羊喂整粒玉米好,还是粉碎了好?
有些厂家为了提高产品效果,产品配方变来变去,把养殖户的羊作为他们试验羊。饲料偏偏又是保证肉羊健康生长的最关键因素,有的养殖者喜欢自己配料,好一点的会买浓缩料加上自家的玉米,也有人会买预混料和各种原料混匀后喂羊,有些“神”药被超量添加也会引起不良反应,这些做法怎么能养得好羊?
一个好的日粮是充分参照肉羊的营养标准来做配方,然后采购合格的原料进行加工,这样才能确保羊吃到嘴里的就是其每天所需要的营养,只有满足了对于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需求之后,肉羊体内的新陈代谢才能保持正常,脂肪沉积也不会出现问题,黄膘羊的发病率自然会大大降低,做羊饲料必须得懂羊,懂不懂羊一比就明白。
得了黄膘的羊如果已经表现发病,说明已经病入膏肓,这是个长期累积性的病,有了病症就已经非常严重了,不建议治疗,及时淘汰反而减少损失。
对精神尚可的羊群,要立即查找原因,分析饲料原料,逐个排除疑点原料,同时控制精料用量,增加优质纤维原料,如能提供青绿饲料则更好,饮水中增加水溶性多维,饲料中添加一些保肝利胆的中药,有利于缓解病情,恢复健康。这些都只是事后补救,本病预防的核心是要懂羊,懂得搭配饲料。
我们在饲喂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粗饲料的作用,最好要做到草要杂,量要足,长度要合适,玉米秸秆,稻草,花生秧,这些都是性价比较高的粗饲料,只有粗饲料保证了,才能提供粗纤维维持瘤胃健康,而瘤胃健康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密切相关,这是降低黄膘发病的前提。另一方面,精料的选择也很重要,优质的精料往往可以提供足量的能量和蛋白以及合适钙磷比,加上丰富的原料组合,相信黄膘这一类的代谢性疾病自然不会成问题。当然合理的育肥时间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按时注射疫苗、严格执行驱虫程序)也是不能忽视的。关键词: